招远一中应急演练
实施方案
山东省招远第一中学
二O一九年三月十八日
招远一中应急演练实施方案
为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在全校师生中普及防震避震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学校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结合我校实际,组织本次安全疏散演练活动。
一、应急演练目的:
1、明确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
2、熟悉震后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
3、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4、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反应能力。
二、应急演练安排
1、时间:2019年3月26日。
2、地点:教学楼
3、人员:全体师生
4、内容:应急避震演练;紧急疏散演练;自救互救演练。
三、演练准备
1、演练前召开动员大会,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熟悉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3、根据各班级所在位置进行详细的疏散通道规划,设计各班级的撤离线路。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五、组织机构
1、招远一中应急演练指挥部
总指挥 :栾忠武
副总指挥:梁秀兰
成员:曹克正、隋浩慧、孙永军、康芃、孟祥磊、杨杰烽、班主任
信号员(地震警报员):孙晓庆、万学辉(负责演练警笛的拉响和解除)
指挥部下设4个组:避震指导组、疏散指导组、医疗救护组、摄像组
2、避震指导组即教室室内指导组(各班班主任或教室内正在上课的老师)
职责:
(1)“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2)“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
(3)各班级指定负责教师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发生意外。
3、疏散指导组即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
组 长:梁秀兰
副组长: 隋浩慧
组 员:孙永军、康芃、孟祥磊、杨杰烽、
班主任
楼梯口疏散指挥员站立位置在楼梯转弯处,可以观测到上下两处情况;一层值班人员站在楼梯入口外。
楼梯 |
一区西楼梯 |
一区东楼梯 |
二区东楼梯 |
二区内西楼梯 |
二区内东楼梯 |
办公楼 西楼梯 |
办公楼 东楼梯 |
三区东楼梯 |
五楼 |
|
孙玉川 |
臧立君 |
姜永涛 |
温瑞萍 |
|
|
|
四楼 |
田仁波 |
秦明磊 |
刘天辰 |
陈忠宝 |
王雪华 |
李建成 |
王建燕 |
姜莉 |
三楼 |
张海宁 |
房子雍 |
王金波 |
于鹤 |
冯金光 |
徐丽凤 |
姜志武 |
李世芳 |
二楼 |
张兴普 |
康楠 |
刘建林 |
张鹏波 |
彭绍芬 |
刘青志 |
范瑞雪 |
杨向前 |
一楼 |
尹庆武 |
张少芹 |
温振东 |
张永胜 |
滕文刚 |
刘新丽 |
姜永先 |
钟兴华 |
负一楼 |
|
|
|
|
|
|
|
万瑞伟 |
教学一区指挥: 隋浩慧
教学二区指挥: 杨杰烽
教学一区西门指挥:尹庆武
教学二区北门指挥:孙海波
办公楼大门指挥: 冯金光
教学三区北大门: 万瑞伟
集合区秩序指挥:康芃(教学楼前);王建东(图书楼西面);孟祥磊(图书楼、艺体楼之间);万瑞伟(教学楼东面)
职责:
(1)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2)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3)纠正学生在疏散过程中的不良行为。
4、医疗救护组:
组长:李建英
成员:李建英(办公楼前篮球场)、李红玲(图书楼、艺体楼之间)、杜艳(图书楼西侧)
职责:
传授自救互救知识,准备医疗器械和药品,负责将伤员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并进行简单救治后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5、摄像组:牟晓东、李峰
负责演练的录像摄影,用影象、图片资料记录演练全过程。
六、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总指挥通过学校广播):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同学,招远一中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请各班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2分钟)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演练时间为1分钟)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拉响警报:持续10秒钟)。
2、正在上课的教师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的头部和颈部,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3、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关掉警报)。
4、老师迅速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疏散演练时间2─3分钟)
1、当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关掉警报声)后,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教室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避震地点集中,以班级为单位列队集合。
2、演练各班撤离路线如下:
(1)、 一区西楼梯:高二23、24、22、16、14班;高一3、4班,紧急情况下,以上班级下楼梯后,越过道路到西侧草坪集合;安全演练时,以上班级沿道路到图书楼西面道路集合。
(2)、一区西楼梯:高二1、2、25、26、17、18班;紧急情况下,以上班级下楼梯后,越过道路到西侧草坪集合;安全演练时,以上班级沿道路到办公楼前西篮球场北面路上集合。
(3)、办公楼内西楼梯:高二4、28、20班,下楼梯后沿二区院内向艺术楼和图书楼中间撤离。
(4)、一区东楼梯:高三9、10、27班,高二3、27、19、5、6、15、21班,高一11、12、8、5班,以上班级下楼梯后通过二区院子向艺术楼和图书楼中间撤离。
(5)、高二9、10、11、12班出教室后通过一区西大门撤离,到图书楼西面道路集合。
(6)、高二7、8、13、29班出教室后通过一区西大门撤离,以上班级沿道路到办公楼前西篮球场北面路上集合。
(7)、二区教学楼内部西楼梯:高三1、2、26班,高一13、14、9、10班出教室后,顺着楼梯向下,经二区北大门撤离,到艺体楼、图书楼之间集合。
(8)、二区教学楼内部东楼梯:高三3、4、21、16、28班,高一15班出教室后,顺着楼梯向下,直接通过二区北大门撤离,到艺体楼、图书楼之间集合。
(9)、二区东楼梯:高一2、16班,高三11、12、18、19、7、23、29班,高一16班,下楼梯后通过二区北大门撤离,到艺体楼、图书楼之间集合。
(10)、办公楼内东楼梯:高一1班、高三30、5班,下楼梯后沿二区院内向艺术楼和图书楼中间撤离。
(11)、三区东楼梯高三17、6、8、25班,顺着楼梯下到底后,同22、31班一起沿着三区北大门向教学楼东面空地集合。
各班级按照特定路线到指定地点集合,各班级及时清点人数后向集合区负责人报告,再由负责人向现场总指挥报告人数。
(四)自救互救演练(时间5分钟)
当信号员发出结束“疏散演练”信号后,进入自救互救演练。
1、内容:(1)止血;(2)固定;(3)搬运;(4)心肺复苏等。
2、由校医负责指导和讲解上述四类问题的救护方法。
心肺复苏意义及方法介绍:一个人脑组织缺氧4-6分钟就要损伤,超过1 O分钟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在4-6分钟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心肺复苏是口对口人工吹气和胸外心脏挤压术的结合,抢救所需的只是一张口和一双手。在120救护车未到来之前,当发现患者已无自主呼吸,抢救者立即将左手掌根放于按压部位,双手叠加,肩部、肘部、腕部垂直,利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下压4-5厘米。连续按压1 5次后,再进行口对口人工吹气。
3、自救互救演练结束,恢复站队,进入演练总结环节。
七、演练总结
1、请地震应急演练总指挥(校长)总结讲话。
2、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八、注意事项:
1、各班务于3月26日下午课间操前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险的方法及应急疏散的途径的路线和集中地点,讲明活动要求和活动内容,保证参加演练学生的安全。
2、演练前保护引导人员提前到达指定的楼梯口、过道或出口各就各位,等候疏散信号。各楼层负责人站在楼梯口负责疏散,并负责学生的安全。楼层负责人确认本楼层没有遗留人员后,立即到达指定安全区。
3、疏散指挥人员在疏散时,要稳定学生的情绪,大声指挥,指导各班撤离次序,教育学生撤离时保持正确姿势,不要推搡拥挤,注意楼梯口行走安全。
4、各班级到达集合地点后,立即清点人数,检查有无遗漏或受伤学生,向集合地点负责人汇报。
5、各班严格按照疏散顺序分班依次快速、安全下楼,不能争抢、推搡、插队,不得拉手,以免发生拥挤践踏事故。
学生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班级一定要从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高度,充分认识搞好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地震基本知识和逃生自救知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请各责任人务必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安全。全体学生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演练时严禁玩忽职守,掉以轻心,严禁戏笑打闹。
附件:2019032529544693.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