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招生考试 >> 学科学法 >> 内容

对联文化讲座

时间:2011/12/1 22:21:57 点击:

  核心提示:目的:1. 让学生学到一些基本的对联知识;     2. 使学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热爱。(一)对联的起源  对联是最具民族风格、最能体现汉语特点的文学式样,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

    目的:1. 让学生学到一些基本的对联知识;
     2. 使学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热爱。

 



(一)对联的起源


  对联是最具民族风格、最能体现汉语特点的文学式样,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对联作为一种应用文体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多有出现。对对联也是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热门话题。对联作为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无论是名川大山、佛寺道观、还是园林水榭、亭台楼阁、药房酒店……到处都可以看到对联,可以说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对联。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语文试题是陈寅恪先生编制的,只有两道,一道是作文题,一道就是联对。上联是“孙行者”,要求考生对下联。“孙行者”是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别名。许多考生见到这样一个“怪题”,大惊失色。为难之余,只好搜肠刮肚地在《西游记》中苦寻答案。于是,有的对“猪八戒”,有的对“沙和尚”,还有的对出了“牛魔王”。更有的考生对此题大为不满,一怒之下写出了“王八蛋”。自然,这些答案只能得“零分”。据说,只有一名考生以答出“胡适之”得了满分,但这并不是标准答案“祖冲之”。阅卷教师认为,“胡适之”虽然比不上“祖冲之”完美,但也说得过去。“胡”、“孙”都是姓氏;“适”、“行”都是动词;“之”、“者”也都是虚词。
  试后有人对这种考试方式提出异议,陈寅恪先生解释说:“对对子有益处,可以考出虚实字,懂得平仄声,还可以看出读书之多寡,语藏之贫富,思想之条理。”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对联是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和汉语能力的。“北大之父”蔡元培指出,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是一种高度概括和集中的文艺形式,是汉语言艺术的集大成者。”艺术大师周汝昌也说,“春联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
  在此,我套用红学中的一句俗语,那就是:诸生不识对联趣,纵读诗书也枉然。


  相传对联起源于五代时期,当时的人们过年的时候有在门边贴桃符的习俗。桃符是一种画有神像的桃木板,贴这种板被认为有避邪的作用。有一次过年,蜀主孟昶忽发奇想在桃木上题了字。这便是最早的对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孟昶不仅自己写,还命令下属写,后来这种形式推广了,就演变成了春节贴对联习俗。



  春节贴对联,别的节日也可以贴,各种节日有各种名目的对联。例如:办婚事贴的对联叫婚联;为老人祝寿的对联叫寿联;恭贺各类喜事叫贺联;办丧事也挂对联,这叫挽联;等等。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对联,千万不要搞错。

 


  以前有这样一位老地主,他粗通文墨而又喜欢附庸风雅。一天,他为母亲祝寿,大开筵席,悬灯结彩。想在门口贴副大红对联,却又舍不得花钱请人撰写,便叫帐房先生将常见的“天增日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写出来贴在大门上。帐房先生正写时,老地主忽然想起,这是为老母祝寿,应该改得切题才好。于是,让帐房先生把上联改为:天增日月妈增寿,老地主看了很得意。不过,上联既然改了,下联也该相应改动才算工整。他又叫帐房先生把下联改为:春满乾坤爹满门。
  帐房先生听了,真有点哭笑不得,惊讶地问:“东家,这么改可不行呀!”老地主一本正经地说:“你懂个屁!‘爹’'对‘妈’不是十分工整吗?”
  你看,老地主不懂对联闹出了笑话了,我们不懂一点对联知识也可能闹出一些笑话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还是来学一点对联知识吧。

 



    其实,同学们头脑中已经存储着许多对联,只是你没在意而已,不信,我一提示,你张口就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长流水——不老松)(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个黄鹂鸣翠柳——两行白鹭上青天。)
  对联并不是某人一提倡它就发展起来的,而是有它出现的基础的。在我国的歌谣、谚语、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对偶句,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刚才讲到对联起源于五代。唐代由于律诗的盛行,门联已比较普遍。宋、元两代是对联的发展时期,明清是对联的繁盛时期。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对形成春节贴春联的风俗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有一年春节,朱元璋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阉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撑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大家请看,这14个字多精妙啊,换作其它文学样式,怎么也出不了这样的表达效果。有了皇帝的倡导,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二)对联的格律


  对联很讲究格律,下面我们看看对联格律的要求。



  一、字数相等
  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也有特例,而且妙趣无穷:
  祸国殃民的袁世凯死后,有人送去特制大花圈,且附一联:“袁世凯千古,台湾省万岁。”
  这是对联吗?稍稍有点儿对联知识的人都知道明显不是:上下句字数都不等。但,它是被当作对联贴上去的喔!仔细一看,“千古”对“万岁”,很工整呀!唯“袁世凯”对“台湾省”……对了!高超的作者正是运用了这一点——对联中称这种情况为“对不起”或“对不住”。现在一读:哦!是说“袁世凯对不起台湾省”呀!很美吧?这句话今天我们可以随便说,当时能巧妙地说出来地实在没有几个人。


   二、句式一致
  指的是句子的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当,比如:“学问藏今古,文明播东西”上下联都是“二一二式”。再比如:火车失火救火车救火车,这里的节奏是:火车失火/救火车/救/火车。节奏分清了,也就弄清意思了。那么下联的节奏也必须是这样。比如这个:路人迷路/引路人/引/路人。
  如果不注意这个,就要失对,比如:花明柳媚春光好,大江南北庆丰收。
  初看是四——三结构,但试加剖析则知本对十分不工。因为花明与柳媚各为主谓结构,春光好也是主谓结构,但大江南北则为偏正结构;庆丰收为动宾结构。另外就节奏上看:花明柳媚/春光/好,大江南北/庆/丰收。
  这里的句式一致,不仅指语法,还包括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比如对联“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上下联有什么关系?再比如上联是“闲人免进贤人进”,下联如果用“ 者莫来 者来”,那么空的两个字该如何填?

 


  三、词性相当
  或者说词类,在上下联对应的位置,应当相同或相近。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简言之,上联的词与下联的词相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
  请看下面的对子,最能体现联对中的字数相等和词类相当。
  甲:我说“豆”(一个字,名词)
  乙:我说“油”(一个字,名词)
  甲:“两碟豆”(三个字,数量词和名词)
  乙:“一瓯油”(三个字,数量词和名词)
  甲:我说的是“林间两蝶斗”,变了,变成五个字,而且词性也变了,有方位词、数量词和动词。
  乙:我说的是“水上一鸥游”。也跟着变了,而且词性也跟着变的相应。说明乙是一个非常聪慧的人。


  四、平仄相对
  在座的同学有帮家里贴过对联吗?你们知道怎么区分上联和下联吗?上联最后一个字的声调应该是第三声(上声)或第四声(去声),第三声(上声)和第四声(去声)统称为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的声调应该是第一声(阴平)或第二声(阳平)。第一声(阴平)和第二声(阳平)统称平声。按习惯,上联贴在大门的右边,下联贴在大门的左边,横批贴在中间。

 


  五、内容相关
  对联的上下联内容要密切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表达一个主题。不能两联内容不一样,彼此孤立,各自为政;也不能一轻一重,相差悬殊。
  我曾在语文课上讲解对联,上联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这副长联只用了4个字,下联当然还要用4个字,而且位置还要对应。比较好的下联应该是“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此时一位聪明又调皮的学生像发现新大陆似地叫道:“男学生女学生男女学生生男女。”请问。这位学生对得好不好?虽然他对的格律合要求,都是四个字重复表达一种意思,但是在内容上,只是表达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与上联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不能说是好的下联。而原来的下联和上联连起来让人想到商业的繁盛。

 

 


(三)对联的作用及故事


  由于对联有这么多要求,做起来不容易,同时对联又短小精悍很适合在各种场合运用,所以,古代的文人经常把对联当作一种斗才能、斗学问的娱乐工具。例如我们熟悉的苏轼,民间流传了许多他的故事,其中有不少是关于对联的。


  一天傍晚,苏轼和好友佛印泛舟长江。佛印是一个和尚。苏轼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马上就明白了。他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这扇子上题有苏东坡诗句。然后两人大笑起来。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轼上联的意思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下联的意思: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对对联不仅需要才学,还需要一些机智。像有的人出的对联非常巧妙,专门为难人。有一次,苏东坡奉命接待辽邦派来的使者。辽使有意要难他,便对他说:“苏学士乃中原名士,在下有一非常简单的上联,只有五个字,请苏学士属对。”说罢,辽使得意地念道:“三光日月星”,苏东坡一听,倒也吓了一跳。因为联语中的数量词,一定要用数量词来对。上联用了个“三”字,下联就应当用“三”以外的其他数目字,而“三光”之下只有3个字,那么,无论你用哪个数目字来对,下面跟的字数,不是多于3,就是少于3。这是副绝对呀!好在苏东坡熟读《诗经》,他略一思索,就在《诗经》里找到了答案。他立即对道:四诗风雅颂。
  这下联对得真妙。以“四”对“三”,十分妥贴。但如果“四”以下,跟着要提出4个字,那就不能跟“日,月,星”相对。妙就妙在他提出的“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原来《诗经》中的“雅”这一部分,又可分“大雅”和“小雅”,所以通称为“四诗”。辽使听了,不禁连连点头,自愧不如,再不敢出联来对了。

 


  对联也体现着人的胸襟。有位个体医生贴出了这样一副对联:“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医者父母心呀!假如每个医生都有如此医德,何来黑心药,假大夫?假如世上都是这样不计个人得失的好人,世界多美好啊!
  一位饱经沧桑的老学究,为我们留下了一副辛酸的对联:“点半盏残灯替诸生改之乎者也;剩一支秃笔为举家谋柴米油盐。”可以说,这是对那些黑暗的时代的血泪控诉!当然,从对联角度讲,这也是一副上等之作。
  对联不仅可以写景叙事,言志抒情,还可以以牙还牙,给对手巧妙的攻击。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兴趣甚广。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老学究,晓岚对他很反感。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细羽家禽砖后死”,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觉得晓岚不该辱骂老师,于是手势教鞭责问晓岚。只见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不应这样写,请先生改写一下吧。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满意的下联,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同学们,如果你们生活在古代,还像现在这样不懂对联的话,小心被别人奚落。别说人被欺负,我们国家也曾被外国人用对联欺负呢!
  十九世纪末,八国联军对我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先后占领了天津和北京。腐败的清政府毫无抵御能力,屈膝求和。据说,在“议和”会议开始之前,某国的一位代表,想借此侮辱中国人民。于是,他对清政府的代表说:“对联,是贵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现在我出一联,你们如能对上,我给你们磕五个头,如对不上,你们要给我磕头。”在清政府的代表未置可否之时,他脱口念出了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在“琵琶琴瑟”四字上面,共有8个“王”字,用来指代“八国联军”,同时,也用以炫耀征服者不可一世的狂妄气焰。在场的其它帝国主义分子听了,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阵笑。清政府的代表中,有的呆呆地发笑;有的虽然胸有不平,但无词可答;首席代表更是怕惑不安,头晕眼花。这时,只见代表团中的一书记员,投笔而起,铿锵答对:“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魑魅魍魉”是传说中能害人的四种妖怪,联语不仅对仗工稳,而且以蔑视的口吻严厉谴责了帝国主义像害人的“小鬼”一样,经常侵犯我国主权的罪行。其它代表听了,心里出了一口气;侵略者们听后,个个愕然肃目;那位挑衅的先生听了,瞠目结舌,不得已向北半蹲半跪地磕了5个头,引起哄堂大笑。

 


  最后送一副对联给在座的同学。这副对联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自勉联。蒲松龄年轻时屡试不第,于是写了这副对联激励自己发愤写作。希望你们能吸取里面的精神。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足吞吴。

      (作者:梁恕俭,中国教师报《现代课堂周刊》编辑,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5f618e0102e01z.html

 

作者:梁恕俭 来源:网络
共有评论 3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山东省招远第一中学网站(www.zyyz.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zyyzjwc@126.com 移ICP备10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