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站内公告 >> 内容

中国教育学会微课大赛通知(转)

时间:2014/5/9 6:56:50 点击:

  核心提示:中国教育学会微课大赛通知附件下载:中国教育学会微课大赛通知...

  为有效促进教育信息化深入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有效教学的新途径,提高一线师生教育技术与教学融合能力,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大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国教育学会、全国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决定举办第二届全国优秀微课(程)优质资源展示会(第一届原名为全国微课(程)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活动目的

  搭建国家级的展示交流和推广微课(程)应用平台,促进教育信息化深入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一线师生的微课设计与制作能力,推进跨区域优质微课的共建共享,营造多元、开放、协同与创新的信息化应用环境,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深度变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

  2、参展范围

  全国职业教育(高职高专、中职中专)教师及微课爱好者。

  欢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相关机构及人士参展。

  3、参展要求

  版权:参展作品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选题紧贴教育教学实际,主题立意鲜明,内容健康富有时代性;参展者应对作品拥有著作权,不得从他处抄袭、转载。

  聚焦:微课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只讲述一个教学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是针对学生学习时的重点、难点、考点或易错点,并具有较大的教育教学价值。

  规范:

  使用规范学术用语,表述清晰、有条理。

  画面合理布局,成像清晰,无质量缺陷。

  拍摄录像时可采用录屏软件、手写板、电子白板、Pad、手机、高清或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多种采集设备,并对拍摄到的视频进行编辑,具体要求如下:

  分辨率:为1024×768 像素;

  时长:请控制在10分钟左右;

  文字:微视频中的文字要简单、明了,每屏文字不要太多,字号适中;有片头片尾,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

  声音:声音清晰,声音与画面保持良好的同步。无杂音、噪音;

  背景:背景简洁;

  头像:可以选择放置教师头像,以不影响主体内容呈现为好。头像构图要留天,居中,光线合适,无阴影;

  文件格式:所有作品均转化为MP4格式,请勿上传原始文件。

  文件命名:所在省份+所在学校+教师姓名+学科+授课年级+主题名称;

  视频首页规定:

  视频首页命名规定:所在学科+授课年级+主题名称+(教师/团队主要参教师姓名,一般不超过3人)(不愿署名的作品,可以只具体到学校),如下图所示:

  第二届全国职业教育优秀微课(程)展示作品

   4、鼓励制作专题微课(程)

  为顺应微课系列化、专题化的要求,同时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组委会特别鼓励参展者制作专题微课程,并在专家评选时重点推介专题微课(程)。

  具体要求如下:

  (1)围绕某个专题而设计的专题化、系列化的微课(程)。

  (2)一个专题微课程由一个主题下的若干个的微课组成,每个微课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

  5、报送材料要求:

  (1)“第二届全国微课(程)优质资源展示作品报名登记表”电子稿直接发送至本活动组委会邮箱:iweikebm@163.com,并在主题标明:相应教育类别+所在省份学校+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2)参展作品应登陆http://www.iweike.org.cn 实名注册,并点击“职业教育微课程点击进入观看与上传微课程”页面入口进入上传作品页面。

  (3)截止时间:2014年7月1日24:00。

  6、活动流程安排

  (1)宣传阶段

  2014年4月—6月底,发布第二届全国微课(程)优质资源展示通知,争取各相关机构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对于积极参与的单位,可以提供展前微课(程)设计与制作的免费培训。

  对于积极参与活动的单位,组委会将在以下网站:

  http://www.iweike.org.cn 上提供针对该单位的专题评选页面。

  对于提交10个以上微课(程)作品的单位,可以自动升级为“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的成员单位。联盟成员单位将享受第一届、第二届优质微课(程)作品的使用权。

  (2)实名投票阶段

  2014年7月1日—7月10日,组委会对各单位报送的作品进行网上公示和网络短信投票。投票人员使用实名制注册,并登录网站,可对微课(程)进行网络短信投票并参与讨论。投票靠前者进入学科专家评审阶段。

  (3)优秀微课(程)初评阶段

  2014年7月10日-7月20日,学科专家在网上对微课(程)进行打分和点评,并初步评出优秀微课(程)。

  (4)优秀微课(程)复审阶段

  2014年7月26日-7月29日,网络教育专家分学段、分学科对微课(程)进行复审,并最终确定各类型、各学段的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作品,同时根据每个单位上传的微课(程)数量、质量及涉及类型学科的范围评选出本次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5)优秀微课(程)颁奖

  2014年8月1日,在北京举办第四届中国学习与发展大会上进行颁奖。

  (6)优秀微课(程)展示

  2014年8月--12月,组委会将采用访谈、研讨会、报告会等形式,联合国内主流媒体对优秀微课(程)作品及作者进行推广、访谈,并在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内部进行优质微课(程)分享。

  7、相关说明

  (1)本次参展作品不收取任何评审费。

  (2)获奖者受邀参加第四届中国学习与发展大会,食宿费自理。

  8、奖项设置

  (一)一等奖占总参赛人数的10%,获得相关礼品和证书

  (二)二等奖占总参赛人数的20%,获得相关礼品和证书

  (三)三等奖占总参赛人数的30%,获得相关礼品和证书

  (四)优秀奖占总参赛人数的40%,获得相关礼品和证书

  (五)为表彰积极参加本次活动的各级组织和单位,设立优秀组织奖。

  9、注意事项

  1.参展作品须是作者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如发现抄袭现象以及反动性、敏感性问题,取消参评资格,并通报批评。

  2.对于所有投稿入选和获奖作品使用权归展示会主办方所有,并有权将作品用于活动宣传、出版、网上展示、媒体播放等使用,不再支付稿酬,参加展示会视为同意并遵守以上各条规定。

  3.本项评选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活动组委会所有。

  10、微课(程)评选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说明

选题设计
(10分)

选题简明(5)

  选题为教学中的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学科经验的积累及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点、易错点。每个微课(程)只解决一个问题或一个问题的某个方面,一个微课(程)说明不完,可以采用专题微课(程)方式。

设计合理(5)

  应围绕教学或学习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的问题或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问题。

教学内容
(20分)

科学正确(10)

  教学内容严谨,不出现任何科学性错误。

逻辑清晰(10)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教学手段
(20分)

问题导学(10)

  善于把知识问题化,问题系列化,并从生活实际切入,以层层剥笋的方式推进问题、 解决问题;能创设学生深入探究的情景,引导学生掌握探究的科学方法。

形式新颖(5)

  构思新颖,教学方法富有创意,善用现代教学技术探索研究学科难点的突破方法,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教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其他类。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板、黑板、白纸、Pad、录屏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技术恰当
(5)

  能够应用现代化手段揭示学科本质特征、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问题。

教学效果
(20分)

学习生成性(5)

  能够让学生茅塞顿开、触类旁通,使复杂问题简单化,难点问题平常化。

趣味性强(5)

  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目标达成(10)

  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

 

作品规范
(20分)

结构完整(10)

  虽然简短,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专题微课程必须符合系列化结构化完整性原则)

技术规范(5)

  微课(程)(程)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视频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无杂音)、声音与画面同步;
  围绕所选主题进行设计,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设计形象直观、层次分明;简单明了,教学辅助效果好;

语言规范(5)

  语言标准,富有感染力;声音洪亮,有节奏感。

网络评价
(10分)

网上评审(10)

  参展作品发布后受到欢迎,点击率高、人气旺,用户评价好,作者能积极与用户互动。根据线上的点击量、投票数量、收藏数量、分享数量、讨论热度等综合评价。

总计

100分

 

  11、联系方式

  薛老师:010-59496110 xuedt@learnclub.org

  谭老师:010-59496601 tanzc@learnclub.org

  传 真:010-68785086

  中国教育学会

  全国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

  2014年5月8日

  通知正文(含附件)下载

中国教育学会微课大赛通知附件下载:中国教育学会微课大赛通知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山东省招远第一中学网站(www.zyyz.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zyyzjwc@126.com 移ICP备10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