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经验交流 >> 内容

教师报:学生探究力(三)

时间:2012/1/7 16:30:44 点击:

  核心提示:学生探究力(三)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 添加时间:2012-1-4 14:27:00编者按:周刊连续推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系列选题,但是在一些课堂中,学生的合作、探究并非连续性“动作”,而是根据教...
学生探究力(三)
来源:中国教师报 

     编者按:周刊连续推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系列选题,但是在一些课堂中,学生的合作、探究并非连续性“动作”,而是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性地进行,出现了合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那么,到底合作、探究的流程应该形成流水线还是可以相互独立呢?面对探究过程中,仍然存在效益不高、流于形式、急于给出结论、无视学生学习体验等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请关注“学生探究力”选题终结篇。

 

■本期对话嘉宾
   李延杰:山西省临汾市新立学校校长
   谢  丽: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晏婴小学教师
   赵运达:山东省郯城县归义中学教师
   李旭山:陕西省汉中市汉中中学教师
■对话主持:梁恕俭

 

探究兼顾课内与课外

    探究性学习在理念上深入人心,但在实践上还流于形式。

    梁恕俭:探究性学习把学生视为“小科学家”,即让他们在类似于科学探索的活动中去发现科学结论,而不是将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给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要解决哪些问题?

    赵运达:探究性学习在理念上深入人心,但在实践上还流于形式。一位老师执教小学二年级语文《纸船和风筝》,在读到“扎风筝”时,有的同学读“zā fēng zhēng”,有的同学读“zhā fēng zhēng ”。老师说:“到底该怎样读,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小学生能谈出多音字的理论吗?不能。他们只能是盲目地坚持己见或反驳对方,最终还是靠教师告知答案。在探究过程中,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指向性太强,或缺少必要的难度,学生达到要求后就会出现动力不足,不愿持续探究的情况。所以教师要根据学情,提出有价值的、开放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大问题可以引导方向,小细节能增强体验,大小结合,学生的探究能力就会不断发展。
    谢丽:除了“大小结合”,探究性学习还要兼顾课内与课外。有些问题需要在课内探究,其方式有两种。一是先抛出问题,当学生通过探究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教师再点拨引导,发现规律,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这种“自发—指导—自主”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从错误、挫折和独特的发现中,获得不可或缺的学习体验。二是教师先给予一些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初步掌握方法,再通过自己的探究进一步验证,这种“指导—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有的放矢,少走弯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这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和学情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探究方式。有些问题需要学生走出教室,到课外去探究。如探究端午文化,学生可通过与家长包粽子把自己的发现和体验融入到文化之中。可走到郊外感受秋天的特点,可走进社区调查了解,然后把自己的探究带入到课堂进行交流、融会,互相启发,提高认识。
    李延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可让学生建立探究记录本,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探究所得。学生记录探究过程的方式很多:记关键词,用符号、算式、图画记录,在书上旁批,等等。建立探究记录本有利于学生在表达时抓重点,有条理,做到以写促说,以说促思,进而提高课堂效益。

 

让学生自己发现

    只有那些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新发现、新生成的问题,才是他最感兴趣、最想解决的问题,也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使其始终保持强烈的探究欲望。

    梁恕俭:探究是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学生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属于学生的。那么,怎样将学生带入自觉的探究状态呢?

    李延杰:以提出问题为起点,以解决问题为终点,并始终以问题为中心,就能将学生带入自觉的探究状态。问题引领教学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所在。从导学案的设计,到学生的自学、讨论和展示,都应以问题的生成、发现与解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老师预设的问题,虽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这些问题不是学生自己发现、源于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时间长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内驱力很容易减弱。只有那些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新发现、新生成的问题,才是他最感兴趣、最想解决的问题,才能使其始终保持强烈的探究欲望。
    谢丽:探究性学习要特别关注学生发现、生成的问题,关注问题的解决过程。当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应通过点拨搭建阶梯,帮助学生解决思维障碍;当学生对重难点知识展示得非常完美、流利的时候,教师应通过追问设置障碍,掀起波澜,让学生强化理解,加深巩固。教师的提问要贴近生活实际,富有启发性,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思考。
    赵运达:在上课前,教师可提前公布要讨论的系列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主动筛选,并进行提前思考和研究。在课堂探究中,还可进行积极暗示,鼓励学生不断产生新的发现。为了让学生自觉地进入探究状态,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让学生有思维发散、智慧碰撞的空间。此外,设计的问题要生活化、情境化,以提高探究的趣味性。

 

避免向应试屈服

    正因为探究的效果难以衡量,才导致探究性学习或多或少地向传统考试屈服。从长远发展看,教育必须放弃实用主义的衡量标准,创建独立的科学评估标准。

    梁恕俭:探究学习强调学生自主活动,探究过程要求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这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整合,也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问题是如何衡量探究教学的实际效果?

    李延杰:我国教师专业标准从2004年就已开始研制,教育部直到2011年12月12日才颁布并征求意见。由此可见,作为探究教学,目前没有而且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在实用主义思想的侵袭下,学校教育大多要跟随考试的指挥棒。在一些人心中,超出了教学范围的探究,就像用体温计随便测水温一样,不是徒劳,就是“爆表”。
    谢丽:正因为探究的效果难以衡量,才导致探究性学习或多或少地向传统考试屈服。从长远发展看,教育必须放弃实用主义的衡量标准,创建独立的科学评估标准。如关于探究过程的评估,要注重探究过程的完整性及开放性,注重探究步骤、探究状态、探究数据等的完备,注重是否重视并抓住探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契机。
    李旭山:要关注思维方法的评估,即关注归纳、演绎、类比等思维的运用,关注学生能否清醒意识到这些思维在特定学习中的意义,关注学生能否将猜想与反驳自觉运用,并形成“问题—尝试性解决—排除错误—新的问题”这种良性循环。

 

自主、合作、探究是完整的学习过程

    自主探究到了一定阶段,学生对问题有了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后,就要适时转入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环节,毕竟学生不可能通过自学、探究解决所有问题。

    梁恕俭:新课程讲自主、合作、探究,与之相对应,出现了合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说法,请问,二者是否可以割裂开来?

    李旭山:“合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是否可以割裂开来”的问题,其实质是能否将“合作性学习”独立出来。合作,重视学习活动中的平等;探究,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合作是条件,是形式;探究是目的,是内容。因而,从理论上说,任何一种“合作学习”都应该以“探究”为目的,不应将“合作”与“探究”割裂。然而,在实践中,尤其是课改初期,可以将“合作性学习”当作一种独立的形式,这有助于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合作性学习”要想走得更远,获得更多的“独立”价值,就必须发挥它的分工与统筹的意义。分工使研究更深入和高效,统筹使系统意识与控制能力得到锻炼。一项学习活动,如果既没有分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不能锻炼系统与控制的科学能力,就没必要采用合作的形式。
    谢丽:合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是不能割裂的,但二者的侧重点不一样。学生会带着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积累和思维个性,去探究新知,在探究新知过程中的发现、感受、困惑、乐趣等,都是学生对事物独特的思考和认识。但这种探究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学生还需要在合作性学习过程中互相砥砺,互相提醒,取长补短。《学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经过合作性学习之后再回到探究性学习,可以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赵运达:合作性学习方式和探究性学习方式,相互包容,互相联系,不能将它们截然割裂开来。探究性学习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既包括自主探究学习,也包括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在自学阶段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就是以自主探究为主,当通过个人探究不能解决的问题变成团队集体的问题时,就需要通过集体的力量来解决,这时,自主探究就变成了合作探究。
    李延杰:自学阶段以自主探究为主,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发学生对新旧知识的链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不能让学生过早地进入合作学习状态,过多地依赖他人解决问题,否则会抑制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自主探究到了一定阶段,学生对问题有了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后,就要适时转入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环节,毕竟学生不可能通过自学、探究解决所有问题。合作性学习一般在自学环节之后体现,生与生之间相互帮扶,相互交流,互相检测,共同小结,合作探究疑难。由此而见,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需紧密结合。

 

2011年12月28日  第413期6版

作者:不详 来源:教师报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山东省招远第一中学网站(www.zyyz.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zyyzjwc@126.com 移ICP备10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