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课程改革 >> 内容

实施学分制需要解决一些深层次问题

时间:2011/9/29 17:08:58 点击:

  核心提示:学分制是以选课和学分积累为核心创制的一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是对课程设置僵死、修业年限划一的陈旧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其目的在于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
  学分制是以选课和学分积累为核心创制的一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是对课程设置僵死、修业年限划一的陈旧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其目的在于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分制是社会进步和教育事业发展的产物。自1889年哈佛大学率先推行学分制以来,已有近120年的历史了,我国自1918年北京大学推行学分制以来,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我国学分制的实施,对社会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应有的推动作用。
  但毋庸讳言,我国在推行学分制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已经给予了比较充分的讨论,但讨论锋芒所指,基本上还限于学分制实施的一些具体的技术性问题,诸如关于学分制与学位制的关系、关于教育教学质量、关于课程设计等方面的问题,而对于学分制实施的背景分析则比较少见。如果我们能从学分制实施的技术层面转变到制度的层面来考虑我国当前学分制实施存在的问题,那么我们就可能会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使学分制在我国能得到更加顺利的实施,以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大部分高校没有实行真正的学分制
  我国正式推行学分制的标志是1918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实行的“选课制”。解放前,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实行学分制。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高校教育模式全面推行苏联的模式,学分制被学年制所代替,选修课被必修课所代替。
  我国高校再一次重拾学分制这种教育体制是在1985年。当年5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我国高校又一次开始了对学分制的探索,并在一些方面有所突破。如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一定数量的选修课,选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大部分高校都推行了主辅修制,一些高校甚至推出了“全日程排课制”。像上海大学全天排课13节,没有固定的午、晚饭和午休时间。这种排课制可以方便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选课,同时也可以缓解高校教育资源的不足。这为学分制的实施奠定了很好的内部基础。
  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我国大部分高校所实行的学分制并非是真正的学分制,而是学年学分制,或称其为计划学分制,即在教学计划编制及执行中按学时计算学分,将所有课程分为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和实践课。这种学年学分制实行的仍然是原来的按学年划分的教学管理体制,并没有做到真正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分制的优越性也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必须推动真正实现由学年制向学分制的转变。而要想实现这种转变,我们就有必要做更深入的分析,以期找出我国高校推动学分制实施的出路。
  管理者本位思想、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是深层次原因
  在制度分析的视野里,良好制度的基础应基于个人层面的考虑,即个人是各项制度设计的最基本的考虑单位,制度的出发点应该是以人为本,基于服务于学生,而不应该仅仅是为了管理者管理上的方便。现行的学年制和学年学分制安排的缺陷表现在:它不足以反映学生个体的特点,缺乏足够的灵活性。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学习时间的安排和学习能力也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强行推行整齐划一的学年制和学年学分制,忽视了个体的差异和兴趣的发展。这种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体制具体表现在:必修课多、专业不分流、不能自由转换专业、不实施学分认证、课堂教学实施大班上课、大多不是完全学分制等。这种管理体制显然是基于管理者的方便,而不是基于被管理者的利益考虑的。它大大简化了管理内容的复杂性,有利于管理者对被管理者进行理。
  可以说,我国有的高校的这种教学管理模式属于行政权力的模式,它按照校、院、系三级划分管理层次,科层分明,权利集中,管理者本位观念盛行。学校管理工作中趋向于运用科学管理方法,一切措施力求标准化、规范化。在这种教育管理体制下,学生在自己的个性发展上也很难有决定的权力。
  学分制与学年制和学年学分制根本的不同在于,它抛弃了管理者本位的思想,是基于为广大学生的自我发展而考虑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服务。它要求老师向学生介绍专业的特点、发展的动态及社会需求,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各项政策的制定。学分制实施的主导力量是广大学生。学生的广泛参与势必会造成管理者任务的增多,同时管理的难度也会增大。所以,在以管理者本位思想指导下运行的行政管理模式的高校管理中,学分制是不可能得到真正实施和发展的。
  此外,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不利于高校学分制的实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并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此我国各高校也逐渐开始改革教学管理体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我国高校的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并没有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主要是为计划经济服务的,教育主要是面向政府,为政府服务。学校的招生计划及办学经费也主要由国家按经济发展情况和各高校办学情况从中央到地方进行统筹分配。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的市场化进程,使得高校在服务对象上不能真正面向广大学生。由于缺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使得学校在教学管理上也就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使学分制的实施缺乏动力,有的高校即使实行了学分制也是一种流于形式的表面现象。
  建立全新的以学分制为中心的教学服务体系
  学年制和学年学分制这种培养模式所造就的人才,与社会所需要的大量的多层次、多规格的复合型人才显然是极不适应的。所以说,当前我国高校大力推行学分制也就势在必行了。
  要在我国高校真正推行学分制,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考虑:首先,高校要走出计划经济的阴影。当然,在我国现阶段使高校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摆脱政府对资源的分配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必须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使我们的高校逐步真正走向市场,加强各高校的适应市场配置资源的生存能力。
  其次,要抛弃管理者本位的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服务意识,打破原来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建立全新的以学分制为中心的教学服务体系。建立以学分制为中心的教学服务体系的关键是学校的一切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化。只有这样,高校才会真正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服务,真正为学生的利益着想,从而推动学分制的实施。教育管理方式是事关每个学生的大事,当然应该有全体学生的参与,同时教育的内容也应该能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需求。
链接
  学分制的诞生和发展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
  学分制的发展追其根源,起源于选课制的产生和发展。选课制于18世纪末首创于德国。1779年,美国的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首先把选课制引入了威廉和玛丽学院。也有人认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学分制产生于美国哈佛大学,之后逐步推广完善。
  欧美高校推行学分制的社会背景
  学分制能在西方国家产生并迅速得到推广,是有其现实的社会背景和条件的。
  首先,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学分制出现和得以迅速推行的最根本因素。这种体制下产生的办学思想显然也是市场化很强的。
  其次,西方社会是一个流动性很大的社会,一个人的居所很难长时期固定在一个地方,这也就决定了他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很难长时间固定,所以传统的整齐划一的学年制是无法满足这种需要的,而学分制的实施正好适应了这种需要。
  再次,崇尚个性,是西方社会的一个基本价值观。学分制的推行旨在满足大部分人的个性化的需求。
  最后,许多大学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学校的办学宗旨,学校反对象牙塔式的教育,反对精英教育,主张平民教育,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
  欧美高校的学分制
  美国是学分制诞生的国家,它的大学一般采用学分制,但也有少数学校仍旧实行学年制。在英国高校,两种制度并行。法国的大学一般采用学分制,而高等专科学校采用学年制较多。
  由于学分制打破学年制的限制,以定量的学时为单位计算学习劳动量,一方面,教师可以发挥专业所长,开设各种课程供学生选修;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有机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而且他们可以提前和推迟毕业时间,如有必要,也可以暂时中断学业,分阶段积累学分直至毕业。
  但有些学者也提出了批评,例如学分制只提出对学生学习量上的规定,不能很好反映对学生所受训练的质量要求;学分制不考虑不同课程在培养学生的作用和地位上应有的差别,过分强调课堂教学方式等。为此,许多国家的高校不断对学分制进行改造。
  《中国教育报》2006年1月16日第7版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山东省招远第一中学网站(www.zyyz.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zyyzjwc@126.com 移ICP备10086号